2010年3月7日 星期日

教仔 VS 互教


別被「教仔」這個字騙到,它不是你想的那麼好那麼正面的!「教」的字面解釋是指導、使之懂得及明白,如「A教B」表示A指導B,即A做主動,B做被動;如A是你,那B就是你的孩子(他)。那麼「教仔」就是「你教他」,你做主動指導他。這是不平等的,是你高他低的,你透過「教」這個過程令他「擁有的」與你一樣多(你希望)。這裡所指的「擁有的」是知識、認知、感知、情感、感受,都是無形無體,透過感官探索所感知到辨知後收歸自己的東西,蜀主觀的。換言之,「你教他」就是把主觀的蜀於你自己的東西,跳過了他自己去探索的步驟,直接地輸入他的腦內心內。
請留意一下「主觀」的意思,主觀即是自己的觀點。A有A的觀點,B有B的觀點,C有C的觀點,D有…只要你是人,有身軀有腦袋便能感知,都可以有自己的觀點。人人觀點不同,他想到感受到的未必是你所感受到的。那麼,為什麼只是要孩子聽你主觀的話呢?他也有透過自己的身體感官去產生蜀於他的主觀辨知吧!這些主觀辨知對他來說是真實的,是值得尊重的。由此可見,孩子也有一些觀點是大人沒有的。
說到這裡,即是說大人有些主觀是孩子沒有的,反之孩子亦一樣。那麼大家是扯平吧!應該沒有是誰該教誰啦!咦?!還是要用「教仔」這個字嗎?睇情況吧!如果你要指點他的迷樽便是吧(事實上大人懂得很多東西是小孩不懂的)。但別忘了他都擁有一些你沒有的主觀,他要省卻你探索的步驟讓你知道,這是「他教你」。他讓你教時,你也有讓他教嗎?這是一個值得自我檢討的題目。
其實,我覺得「教仔」這個字不大討好…不如改做「互教」吖!
最後,有兩個方程式我覺得幾有趣 (我作的)
教仔=被動+主觀x1=主觀…悶、呆滯、固執=1人成長
互教=互動+主觀x2=客觀…有趣、靈活、變通=2人成長 !!

(2008)

沒有留言: